首页 > 街道速览 > 正文
音乐之岛 曾是繁忙工业岛
厦门网 2019-05-22 09:44

    城迹70年

  大型新闻采访

  写作活动

  鹭江两岸

  谢平贵(右一)拿出记录鼓浪屿上霓虹灯广告牌的老照片。(本报记者 何炳进 摄)

  看城迹

  厦门灯泡厂

  1958年在鼓浪屿成立,成为厦门较早的一批工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厦门灯泡厂生产的“红旗”牌灯泡成为华东地区的名优产品,“白鹭”牌灯泡远销美国、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

  ▲ 本报记者跟随谢平贵(右一)游走鼓浪屿,了解这里的发展变迁。 (本报记者 何炳进 摄)

  本报记者 徐景明 林路然

  汤海波

  1976年,19岁的刘再团进入位于鼓浪屿的厦门灯泡厂工作。工厂规模不小,职工有一千多人,业务红火,自有的专用码头往厂里运玻璃砂、往外运成品,“红旗牌”灯泡慢慢成了福建知名商标,点亮了无数个家庭的夜晚。

  至今,刘再团提起灯泡,还习惯用“光”来替代“瓦”——1光,就是1根鲸油蜡烛发出的光亮。

  光,是工业图腾。彼时的鼓浪屿,和如今一样人声鼎沸,只不过当时八成的人是乘船来这里上班的市民。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四十年里,鼓浪屿曾有市、区属企业十余家,是厦门最早的工业发源地之一。

  最近,刘再团的外甥谢平贵,带着记者走访鼓浪屿上厦门灯泡厂的旧址。如今,厂房已不复存在,变成一片园林绿地,“在没有灯泡厂前,这里就是花园,现在只是恢复了国际社区最早时的样子。”谢平贵说。

  谢平贵手里捧着一盏老式玻璃灯,这是1996年他在厂房拆迁时,从垃圾堆里捡回的。现在,玻璃灯里的灯泡,已经从原来的“红旗牌”白炽灯,变成“通士达”节能灯——当年,厦门灯泡厂、玻璃厂、第三塑料厂等5个鼓浪屿老厂,合并为通士达照明,工业之光在厦门岛内延续,并变得璀璨异常。

  还有更多让人难以忘怀的“光”。沿着鼓浪屿靠鹭江一侧的延平路前行,谢平贵时不时停下脚步,讲述儿时的记忆——1985年,他刚刚记事,最喜欢坐着夜班渡轮,从鹭江道返回鼓浪屿。无论是候船还是过渡,抬头可见鼓浪屿一片霓虹闪烁。

  当时的鼓浪屿,不仅是工业岛,还是“广告岛”。“沿鹭江一侧,从避风坞到燕尾山,林立数十个七八米高的霓虹灯广告牌,灯管忽明忽暗、色彩斑斓,有着独特的格调。”谢平贵说。

  来到龙头路69号的谢家老宅,谢平贵拿出珍藏的一张照片,让记者得以一窥当年的景象:厦门电池、飞人轮胎、丹凤酒、半球、银城啤酒、厦华电子、双鹿、特牌香烟、潇湘大厦……霓虹灯广告牌,是这张照片难以磨灭的时代印记。

  光,是城市的胭脂。也是从那时起,鼓浪屿上的游客日渐增多,城市之光从鹭江的一侧传递到另一侧——从最早只有鹭江宾馆、海关等几栋较高的建筑物,到改革开放后建设的海滨大厦、国际银行大厦、建设银行大厦、财富中心、厦门第一广场,游客们的相机中,关于鹭江道的光彩琉璃,正变得越来越多。

  光,见证变迁;影,描绘细节。在下一次探访中,我们将与民间老照片收藏爱好者面对面,从影像中挖掘历史,力求呈现一个更为立体的鹭江两岸。

  声音

  鼓浪屿游览区管理处党总支副书记、副主任章维新:

  希望鼓浪屿的光芒

  辐射到全世界

  我曾任职于皓月园园林所、日光岩园林所,岛上各个分散的园林管理所最终整合成鼓浪屿游览区管理处,名称的变化也体现鼓浪屿管理保护思维的转变。当鼓浪屿升级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们的保护范围从单一区域扩大为小岛整体,从自然景观覆盖到人文历史,越来越注重文化传承,不断满足游客对旅游体验的需求。我们希望,鼓浪屿的光芒能辐射到全世界,照耀进游客的心里。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