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街道速览 > 正文
独一无二的《送别》 纪念弘一法师
厦门网 2019-10-25 09:54

  ▲市民游客奏唱《送别》纪念弘一法师。《送别》词作者李叔同就是弘一法师。

  书法大家泼墨挥毫,寄情抒怀。

  ■剪纸师带领市民游客,共同完成了弘一法师巨幅肖像剪纸作品。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昨日,“一轮明月耀天心”纪念弘一大师诞辰139周年活动在鼓浪屿日光岩寺举行,几十名市民游客用非洲鼓、三角铁、双响筒、拨浪鼓、铃鼓等伴奏,唱响《送别》。这首历经百年传唱的经典,词作者是李叔同,也就是弘一法师。

  此次活动由鼓浪屿管委会指导,鼓浪屿文化旅游发展中心主办。从2018年初起,纪念弘一法师的活动已经举行了多场,每次都选在弘一法师曾修行过的日光岩寺。与时俱进的科技手段,多元文化的传播,让纪念活动年年创新。

  文/记者 林晓云 图/鼓浪屿管委会

  即兴合作奏唱《送别》 三四十人共剪巨幅肖像

  昨日《送别》的演奏和演唱是现场教学,即兴合作的。每位参与者都事先领到了一种打击乐器,如非洲鼓、三角铁、双响筒、拨浪鼓、铃鼓等。之后,音乐老师现场教学,示意在什么拍子上运用乐器伴奏。大家跟随两名领唱者多次试奏试唱,最后成功合作了这个独一无二的《送别》奏唱。

  昨日上午,在主办方的安排下,剪纸师陈春林还带领三四十名市民游客,共同完成了一幅25平方米的弘一法师巨幅肖像剪纸作品。陈春林介绍,他提前几个月就开始准备,从手绘肖像到刻线,再到活动环节的设计和执行,改了又改。“最关键的是弘一法师的眼睛,要有最能体现人物的眼神。所以眼睛部分调整了很多次。”陈春林说。这个剪纸作品连底纸选择也不一般——剪纸多选用朱红色,而昨天的材料是深红色的绒布。

  采用VR技术穿越时空

  身临其境了解大师生平

  昨日的活动现场还特别邀请中国书协理事、福建书协副主席、厦门书协原主席陈秀卿,《弘一大师在厦门》作者张一德等文史学者、书法大家和高僧出席,大家共同为纪念弘一法师泼墨挥毫,寄情抒怀。台湾弘一大师纪念学会、江苏泰州弘体书画学会理事朱莉特地从海峡彼岸带来纪念品,包括《佛说八大人觉经》一卷、《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抄经本、《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汝窑香炉,以及由平湖弘一纪念馆副馆长主编出版致赠的《格言别录》等,赠送给鼓浪屿。

  活动现场还采用VR技术,让市民游客“穿越时空”。主办方查阅各种资料,修改数稿,历时数月定制了VR体验的内容。“通过科技穿越时空,我好像回到1936年,看到撑起一柄墨伞,走进日光岩寺的弘一法师。”线上报名的参与者陈女士说,在VR模拟现实中,能“身临其境”了解弘一法师与鼓浪屿的生平行迹和渊源,了解弘一文化。

  链接

  弘一法师与琴岛渊源深

  曾在日光岩寺闭关修行

  1936年5月26日,弘一法师来到鼓浪屿日光岩寺闭关修行。其间,他潜心著作,退而修德,念佛自省。在日光岩寺,他创作了疏铭传记数篇,还完成了《金刚经》《药师经》《佛说阿弥陀经》《佛说无量寿经》《佛说五大施经》《僧伽六度经》的写经书作。弘一法师第二次到鼓浪屿是在1938年4月26日。他应邀来到鼓浪屿讲解《心经》三天。

  弘一法师是公认的通才和奇才,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等引入国内,在佛学研究、戏曲艺术、绘画艺术、音乐艺术、书法篆刻等领域都有突出成就。

  《送别》是李叔同在1914年创作的,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