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思明概况 > 正文
鼓浪屿和闽南故事:书店开出“故事杂货铺”
厦门网 2020-04-03 18:05

  百年前的诗集。

  苏晓东(左)和郭肖华畅聊诗歌。

  将鼓浪屿和诗歌相联系,你会想到什么?是蓝天大海,还是繁花似锦?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还是“日光岩下的三角梅”?3月21日是第22个世界诗歌日,当天下午,在鼓浪屿百年老别墅里,一场时光诗会正在举行,并以直播的方式与读者互动。

  这场诗会,也是《虫洞故事杂货铺》栏目的首次亮相。 首期故事由晓学堂虫洞书店创始人苏晓东邀约厦门理工学院影视与传播学院院长郭肖华开讲。他们以诗歌为线索,展开了天马行空式的谈话,一同分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对于诗歌的所思所感。

  文/本报记者 张觉尹 陈  冬

  图/晓学堂虫洞书店 提供

  尝试将诗歌嵌入生活

  1988年来厦,在此工作32年之久的郭肖华谈及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联想到自己曾在非典期间写的一首歌《把心打开》:“窗打开,新鲜的空气飘进来。心打开,新鲜的笑容绽放起来……”郭肖华回忆道,当时他希望借这首歌让大家走进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

  然而,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远比非典严重。在人们不能出门、只能于网络上观看直播的时刻,郭肖华希望将诗歌以独特的方式嵌入生活,把一座岛、一座城市、每个个体的命运,乃至一代人的命运联系起来,他认为,诗歌与厦门的气质十分契合。

  “20年来,我为厦门写了近百首歌词。《厦门亲像一首歌》这部有声书籍里收录的15首歌曲是我写的歌词,均以厦门某处地标为题材,表现厦门人独特的生活方式,以及在生活中各自扮演的角色。”郭肖华列举自己最喜欢的《咖啡的街》:“咖啡的街,自己和自己聊天;咖啡的街,用一个下午忘记从前;咖啡的街,自己和自己告别;咖啡的街,另一个傍晚和你相见……”他觉得,这首歌词就像一首诗,表现了厦门人诗意慵懒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厦门女性,有点矜持而不矫情,语感读起来有点像卞之琳的《断章》。

  “时光之岛”以诗歌串联历史

  2016年,晓学堂在鼓浪屿开了虫洞书店,苏晓东说,这纯属是一种诗意的经营,希望人们在此“洞天”通过阅读将时间遗忘,找到自由。虫洞书店扎根鼓浪屿的四年时间,不断挖掘鼓浪屿的奇妙故事,将这座岛曾经鲜活、独特的生活方式铭记与传承。

  对于书店新推出《虫洞故事杂货铺》栏目,苏晓东说,这是新的尝试,用直播的方式讲述鼓浪屿和闽南故事,包括历史趣事、动人往事、厦门城事、人文雅事、奇人异事等。他将定期邀请本地作家、学者讲述土生土长的城市文化故事,透过“虫洞”这道时光旅行之门,连接过去与未来,对话历史与现在。

  “鼓浪屿的故事爱恨交织,悲欣交集。我认为,只有时光才能给这座岛定义。”正因为如此,苏晓东和郭肖华两人决定将他们合作的歌曲命名为《时光之岛》。直播时,郭肖华现场朗诵并歌唱起这首歌,当舒缓的旋律从他口中流淌出,观众们纷纷沉浸在鼓浪屿百年历史的沧桑巨变之中:“阳光,正好。我站在时间的对角,看所有往事都来报到。教堂的尖顶,飞过鸽哨,你看着我,泪中有笑,为一个爱的承诺,为一次离别的拥抱……”

  临近尾声,郭肖华还朗诵了他和学生创作的几首同题诗《春天的河岸》,以及自己写的《用微笑细数每一个日子》,致敬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并鼓励人们不惧灾难,微笑面对生活。

  >>链接

  百年诗集再现鼓浪屿

  2016年,虫洞书店开张初期,发起了“鼓浪屿书籍再生计划”,团队满世界搜寻有关鼓浪屿的人文历史类书目,耗时一年,收集到3000多册,它们曾辗转旧书店、陈列馆、私人收藏家手中,最后汇聚到虫洞书店。

  参与“鼓浪屿国际艺术驻留”的英国音乐人Emmy,受苏晓东的委托,把大英图书馆中关于鼓浪屿的资料影印一份,并带到了鼓浪屿,其中一本诗集,是100多年前英国传教士在鼓浪屿写的,1904年出版。

  后来,苏晓东想做一个跨越时空的岛屿诗展览,通过香港大学找到了将这本诗集捐给大英图书馆的香港绅士,遗憾的是,由于捐赠者刚好中风,这场对话没能进行。

  诗会现场,苏晓东朗诵了这本诗集中自己翻译的一首描写鼓浪屿风光的诗:“海浪在无声的水流中上升……坠落,像熟练的鼓手发出低沉而缓慢的隆隆声……”在诗中细腻而富有穿透力的情绪牵引下,让人仿佛看到了百年前的鼓浪屿。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