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头条 > 正文
《朗读者》来了,与厦门再续前缘
厦门网 2020-10-09 16:44

  董卿对话潘懋元教授。

  董卿在鼓浪屿雷厝,了解雷厝大院里的故事。(本组图/本报记者 林铭鸿 摄)

  董卿“自告奋勇”主持起雷厝乐队的演出。

  《朗读者》与厦门再续前缘。10月6日至8日,《朗读者》节目制作人、总导演兼主持人董卿来到厦门,为《朗读者》第三季“一平方米”朗读亭直播活动做前采调研。

  《朗读者》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重点打造的大型文化类综艺节目,它与厦门的不解之缘,因城市书香而起,因城市精神同行。去年《朗读者》就曾来到这座爱阅之城,今年更是携全新升级的朗读亭登鹭,在不断开拓进取的厦门,首次开展直播活动。

  本报记者 郭  睿

  朗读亭首次来厦

  选址环岛路音乐广场

  作为《朗读者》第三季回归的前奏,10月16日至18日,《朗读者》第三季“一平方米”朗读亭直播活动,将在北京、武汉、厦门三城同步开启,以连续72小时慢直播的方式在央视频等平台呈现。届时,经预约走进朗读亭的人,都可以通过直播分享自己的声音和故事,并有机会与董卿现场连线。据悉,在过往的两季节目里,朗读亭抵达过全国28座城市的151个地标性区域,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朗读者。

  此次直播,厦门站朗读亭选址环岛路音乐广场,面朝大海,装满阳光。这也是《朗读者》朗读亭首次来到厦门。和既往大家熟悉的朗读亭不同,这间朗读亭在一平方米的朗读区域外,打造出“城市阅读空间”,将在人来人往的音乐广场打造心灵栖息地,吸引更多人走进朗读亭。“现在朗读亭的空间还在建造当中,过两天就会有十点读书的很多书籍,文创品摆满整个空间,我相信一定会给爱书的人一份惊喜。”董卿说,“在这里可以迎着风、听着海朗读,我很羡慕能够走进厦门朗读亭的这些朗读者,他们能拥有一种特别浪漫的体会,这是其他城市所没有的,所以我也期待着他们能够在这里留下美好的声音记忆。”

  全民阅读,是厦门这座城市鲜明的文化底色。这里拥有公共图书馆10家、出版物发行单位633家。董卿此行还走进位于中华城的十点读书线下十点书店,期待朗读亭能与图书、文创等更多文化业态产生联结。她表示有可能将朗读亭更长时间摆在厦门十点书店,聆听这座城市更多普通人关于朗读的故事。在厦门,各类读书会、诵读沙龙活动也在蓬勃发展。以创办于2015年的厦门草根朗读会为例,它从2015年的几个人因爱好相聚,发展到如今拥有来自各行各业的成员近300人,5年来每周固定开展朗读活动。此次来厦,董卿也在鼓浪屿菽庄花园与厦门的朗读爱好者相遇,了解菽庄吟社百年史和厦门的朗读文化,听他们现场朗读厦门诗人舒婷的作品《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正是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位朗读者,每一颗爱阅读的心灵,牵起了厦门与《朗读者》的缘分。

  节目组品味城市书香

  助力保护城市文脉

  为期三天的前采调研,《朗读者》第三季节目组不仅把镜头聚焦朗读亭,也在沿途寻访厦门的人,寻访这座城市里热爱朗读、热爱知识、热爱生活的灵魂。

  在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董卿走进教室,与厦大学子一起,聆听中国高等教育学奠基人、厦大百岁教授潘懋元先生回顾从教经历、讲述教育与读书的意义。这位从教85年的百岁教授对董卿说:“我的字典里没有退休二字,假如有第二次生命,我还是愿意当老师。”潘懋元父子还与董卿在校园榕树下对话,与青年学子分享人生感悟。潘懋元先生说,学生是他的教育对象,也是他的精神支柱。董卿说她有个心愿,就是邀请潘懋元先生走进朗读亭,请他分享一段朗读,他的精神、他的声音,会成为所有人收获的珍贵礼物。   

  在鼓浪屿,董卿邂逅了一场海岛风情音乐会。夜色中,《鼓浪屿之波》《卡布里岛》《衷心赞美》先后奏响。带来这场演出的,是雷厝夏威夷乐队,乐队成员多已过退休年纪。“如果说我在厦门大学感受到的是青年学子奋发的朝气,在这里感受到的则是叔叔阿姨老有所乐的怡然自得。”董卿说,“你们身上的淡然、坦然、快乐令人感动,让我们欣赏音乐的同时对人生有了新的感受。”现场,董卿还邀请观众上前朗读,请雷厝夏威夷乐队即兴伴奏。在她看来,鼓浪屿属于诗和音乐,而朗读与音乐的结合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她把话筒递给乐队成员叶恩慈女士,今年,叶女士与丈夫、乐队主要发起人雷永平已经走过金婚。在温柔的琴声里,她轻声朗读了《关于爱情》。

  在环岛路音乐广场,董卿对话了一位名叫贺帅的年轻人,他的父亲贺明被称为“跑马抗癌斗士”。几年前,在得知自己患癌后,贺明许下跑100场马拉松的心愿。今年1月,57岁的他在厦门跑完第61场马拉松,但也在今年遗憾离开人世。父亲去世后,贺帅追随父亲遗志,接力奔跑。永不言弃的马拉松精神,装点着厦门这座城市不停奔跑的奋进之姿。这里是中国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火红繁茂的凤凰木、一飞冲天的白鹭鸟,都是这座城市开拓进取、敢拼会赢精神的象征。”与《朗读者》的再续前缘,将进一步点燃厦门推广全民阅读的激情,挖掘城市书香,保护城市文脉,传播厦门的文化魅力。

  董卿在厦大录制跑步片段。

  昨日下午,董卿在厦门音乐广场朗读亭接受厦门媒体专访,讲述了《朗读者》第三季缘何创新启动形式,举办“一平方米”朗读亭直播活动的初衷,分享了她对厦门这座城市的印象。

  为什么选择厦门?

  董卿:这是一座属于诗和音乐的城市

  我们的直播活动在选择第三座城市的时候,就在考虑如何选择一座城,和北京、武汉有鲜明的风格上的差异,不知道为什么立刻就想到了厦门,可能是之前和厦门也有很多很愉快的合作,我心里对厦门还是有一份很美好的回忆。厦门不仅有很美的景色,更重要的它也是个很有人文气息的城市,是一座属于诗和音乐的城市,在这里朗读是非常和谐美好的事情。

  这次直播活动其实也是《朗读者》第三季的启动仪式,直播结束后我们就会进入第三季正片的筹备和组织。之所以把启动仪式放在新媒体就是想告诉大家,《朗读者》作为总台大屏端的现象级节目,很希望能够在新媒体发力。《朗读者》第一季播出以后,我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到《朗读者》做得这么好,你有什么遗憾吗?我当时就说我唯一的遗憾就是觉得对不住那么多走进朗读亭的人,因为他们很信任一平米的空间,把自己最真实的感情展现在里面,可是我没有能够让他们有一个释放的平台,而且也没有更多跟我互动的机会。

  今年,当直播成为新媒体的风口,我就在想有没有可能借助直播让《朗读者》离大家更近一些,关切到更多的人。最终促成它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基于《朗读者》的群众基础,过去两季我们手上录制的朗读者素材超过1万多小时,我经常被这些素材打动,我觉得他们的人生故事太丰富了。其次是朗读者的阅读范围之广也超出了我的想象,整体的阅读的水准比我们想象的更好,所以每次看的时候我就觉得好可惜,为什么没有更多人能够听到他们的故事,听到他们的朗读。我们就下定决心做直播。其实对我个人来说也是一次挑战,虽然之前做过很多次直播,但都是电视端的,演播室里的直播环节相对比较好控制,但这次我们是走出演播室,而且还一下子在三个地方连续三天不间断直播,有很多事情似乎还没有很踏实的感觉,但我觉得我愿意去试试看,我们已经在做方方面面的努力了,做好了这72小时不眠不休的准备。

  明年下半年,《朗读者》还要推出一档半纪录式户外大型文化类节目《一万公里》,我们要走向更广袤的大地,去倾听更多普通人的声音。无论在哪里,我相信依然有人是对知识、对文字天然是有一种渴望的,他们的追求显得更加可贵。所以我想说:世界这么大,我想去听听。远方,谁在朗读?我很期待创新的《朗读者》未来和大家的见面,期待能得到大家喜欢。

  【预告】

  10月16日至18日

  环岛路音乐广场“一平方米”朗读亭  

  直播首秀

  《朗读者》携全新升级的朗读亭在北京、武汉、厦门三城同步开启直播活动,将在央视频等平台呈现

  隔空互动

  经过预约走进朗读亭的人,都可以通过直播分享自己的声音和故事,并有机会与董卿现场连线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