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幸福思明 > 正文
思明:郑成功纪念馆收捐赠年画
厦门网 2019-01-14 16:51

  

年画节选图。

  

杨维凡(右)将年画高仿件一套捐赠给郑成功纪念馆。

  本报讯 (文/图 记者 陈冬)美术教育家杨夏林、孔继昭夫妇的长子杨维凡,日前将重彩工笔年画《郑成功收复台湾》高仿件捐赠给郑成功纪念馆。“之所以选择特制成高仿件,既是不想让原作束之高阁,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原作,希望这套年画透过博物馆的平台,被更多人欣赏。”在8日举办的捐赠仪式上,杨维凡向郑成功纪念馆馆长陈洋解释了捐赠高仿件一套(14幅)的原因。

  《郑成功收复台湾》年画起稿于1955年,1957年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前后共历时1年半时间。中国著名工笔画家孔继昭执笔,中国著名山水画家杨夏林配景,杨夏林特邀著名山水画家张晓寒参与起稿工作,是现存唯一一套三人合作完成的四条屏年画,也是杨夏林和孔继昭合作的第三套年画。

  仔细品赏这套年画,出自孔继昭之手的工笔人物栩栩如生,笔墨细腻,小到服装的配饰都是考究精良。而杨夏林的配景,更是为年画锦上添花。整个画面洋洋壮观,战争场面浩大,人物众多,画面上还有厦门鼓浪屿的景象,十分精美,极具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此前因为保管时间较长,已有霉点,经过裱画师傅的修复,现在看来,保存得还算完整。”杨维凡说,由于时代变迁等原因,年画这一中国文化传统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并被人们淡忘,他父母亲合作的年画也被收进了储藏间。

  在年画被珍藏、只能自我欣赏的这些年里,杨维凡一直在考虑,如何让这些濒临失传的年画在确保不受破损的情况下有更多再生展示的机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市面上出现了高仿技术,复制出来的作品和原作几乎没有差别,杨维凡说,高仿也是出于保护、欣赏、传播的需要。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