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幸福思明 > 正文
团聚青年智慧 邻聚发展合力
厦门网 2022-06-10 10:55

  在“闽学笃行”返乡学子研学活动中,学子们走进思明企业,了解企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等情况。

  在“思明区两岸人才会客厅‘女性成长沙龙’——Yuki谈大咖”分享会中,两岸青年倾听创业女性奋斗故事。

  今年5月的“思明青学堂”青年干部培训班,青年干部深入社区进行主题调研。

  大学生认领“青春合伙人”项目,走进社区和社区相关负责人座谈了解需求。

  “奔跑吧青春”活动吸引亲子家庭参加,大家用脚步打卡红色旧(遗)址,深入了解厦门历史文化。

  本版文/

  本报记者 吴燕如 林雯

  通讯员 夏思萱 李瑞贤

  本版图/思明区 提供

  去年,思明区入选成为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自启动改革试点工作以来,思明团区委始终坚持以党建带团建,充分发挥近邻党建优势,通过紧密结合区情、青情、团情实际,在“三个结合”上审题,创新探索团基层组织改革路径,开创助力中心工作新载体、打通联系服务青年新渠道、用好促进两岸交流新平台,推动改革试点工作走深走实,为思明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服务发展大局有路径

  办好动态活动  建好常态机制

  “闽学笃行”返乡学子研学活动备受闽籍学子欢迎,今年团区委升级该活动,在原先基础上增加“信鸽计划”,为学子构建与家乡长期双向互联互通的常态合作机制。

  受疫情影响,在北京就读国际关系学院的大三学生顾世荣于5月底提前离校返乡,回到厦门的他已经做好暑假计划——备考研究生。如今,“待学业有成返乡就业”这一念头在他心中越来越坚定。

  这一切源于他对厦门发展的近距离接触。顾世荣向记者介绍了去年暑假他参加的“闽学笃行”返乡学子研学活动情况。“我们不仅走进了思明企业,还倾听了在这里成功创业的奋斗者故事,了解市区人才政策和服务,并通过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在观音山片区的金融机构实习,可以说对厦门对思明的发展前景越来越有信心。”回想起这段特别的经历,顾世荣依旧对三安光电、四三九九等企业的场景印象深刻,对活动的组织安排给予好评。

  备受闽籍学子欢迎的“闽学笃行”返乡学子研学活动,由思明团区委联合思明区委人才办、思明区人社局于2021年起共同开展。活动每逢寒暑假举办,已开展3期,共150人次参与。走进企业社区实地考察、倾听发展规划和人才政策宣讲,活动为闽籍学子搭建青年人才交流互动平台,让青年人才更深入地了解思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吸引青年人才毕业后回厦就业创业,共同参与思明建设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团区委升级活动,在原先活动基础上增加“信鸽计划”,搭建合作平台长期联络。思明团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活动不停留于有限的参观时间,更重要的是为学子构建与家乡长期双向互联互通的常态合作机制,搭建返乡就业创业的链接平台。为此,活动建立了导师学员制,邀请人力资源专业老师与同学匹配结对,帮助学子确立未来发展方向与职业目标,提升就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同时邀请青年结合自身学习、生活、工作中的思考,积极为厦门思明发展规划、区域布局、产业需求提供“金点子”,形成良性互联互动。如今,这一互动平台热度不减,学子们时刻关注家乡的发展并积极建言献策。

  延伸>>

  干在当下,谋在长远。思明团区委坚持以青年人才为引领,聚焦经济发展这一主战场,充分发挥共青团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断创新探索、思考如何凝聚青年力量,为思明未来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针对思明区近三年入职的青年干部,思明区委组织部和思明团区委则设立了“思明青学堂”,集中为青年干部充电蓄能。结合理论学习、实地调研等方式,不断提升培训效果,助力思明青年干部提高政治站位,了解思明经济和产业发展现状,明确未来工作努力方向。

  与此同时,结合中心城区思明区情优势,思明团区委积极与市属国企、金融机构、市直部门等沟通联动,为思明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多便利和优惠。如与厦门建行共建,面向思明青年推出定制的住房租赁和普惠金融等优惠政策。在青年人才集聚度高的社区和园区,思明区还打造嘉禾良库等青年创新创业联盟,通过需求共建、业务共通、终端共营、资源共享等方式多维综合推进,满足青年多元匹配的创新创业需求。

  赋能社会治理有创新

  搭好供需平台  做好具体项目

  “青春合伙人”项目今年4月底启动,吸引厦门大学、厦门城市职业学院青年团队认领社区需求清单,以项目化运作助力基层治理。

  前段时间,一个关于“深田社区讲解服务队”志愿者招募的活动受到了厦大学生的关注。厦门大学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负责人林衍含介绍,招募工作已完成,接下来将尽快完成面试,在组成队伍后进社区开展需求调研并接受社区培训,争取早日“上岗”。

  校地共建合作,共促城市发展。以思明区携手市资源规划局在全市先行先试施行社区规划师制度为契机,今年4月底,思明团区委携手辖内“好邻里”厦门大学团委、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团委,联合思明区委文明办共同推出“青春合伙人”项目。这是思明团区委充分发挥近邻党建优势,着眼基层治理需求,助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创新之举。

  思明团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青春合伙人”项目重点突出“供需对接”和“项目化运作”,共同探索“青春共治”的社会治理模式。在与社区规划师试点社区所在街道团工委联动后,项目梳理了7大类20余项的“蚂蚁帮家”社校需求服务清单供学子们认领。目前已有34支队伍报名,认领19个项目,项目团队核心成员达190人。“深田社区讲解服务队”就是其中一个项目。

  同时身为厦大公共事务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林衍含十分珍惜这次的实践机会,她说:“项目为我们提供了参与社区治理的平台,相信能够积攒更多社会治理经验,更深入地了解这座城市,为自己今后留厦工作发展奠定更扎实的基础。”

  在精准匹配社区需求的基础上,项目更注重培育青年志愿者的专业能力。思明团区委联动启福社工,面向青年志愿者开展社区需求调研的技能培训,并以团队形式展开实地调研,让项目团队设计服务项目申报书,以此与社区进行高效合作。比如,厦大社会与人类学院学生团队已与白城社区开启“青银共生”空巢老人社会支持合作项目。城市职业学院国际旅游学院学生也计划组成志愿服务队携手官任社区,开展筼筜湖保护与周围旅游开发服务,集青年之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团组织+青年+社区”——“青春合伙人项目”建立的互动体系,为思明社会治理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

  延伸>>

  充分发扬“远亲不如近邻”文化,思明团区委“以青助邻”,着眼社区实际需求,不断壮大社区治理多元化行动主体,让高校青年志愿者携手社区青年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建功新时代。

  围绕“工作项目化”目标,思明团区委还多层次开展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打造“益童成长”“青春法宝”等品牌项目4个,同时开展基层团组织创新项目评选活动,有效激发基层团组织活力,新增项目16个。比如中华街道团工委围绕老街巷治理问题和居民邻里的需求,组建“厝边帮帮团”,整合对接有效的社会资源和设计规划人才,助力老街巷焕发新活力。

  【点击】

  用心用情

  服务台青

  来厦学习生活

  思明区

  台湾青年发展服务中心

  一站式服务台青

  5月25日,位于思明区行政服务中心10楼的思明区台湾青年发展服务中心揭牌启用。现场,思明团区委与区台港澳办、区审批管理局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开展对接协作,进一步促进涉台服务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

  该服务中心将为台青提供惠台政策咨询、实习就业创业对接、涉台纠纷调解、台胞医社保相关业务等一站式落地综合服务。在思明区从事文化创意行业的台青黄恺嘉说,“相信中心成立将对台湾青年在厦就业创业有很大帮助。厦门市和思明区的政策优厚、服务完善,是台青在大陆创业的首选。”

  思明区两岸人才会客厅

  为台湾青年答疑解惑

  思明区作为台青创业聚集区,思明团区委着眼区情实际,紧贴青年需求,拓展闽台两岸青年交流,积极宣传来厦实习就业创业相关优惠政策,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吸引和帮助更多台湾青年来厦学习生活,同时积极挖掘优秀代表,选树典型,增强归属感和荣誉感。

  5月29日,由思明区台港澳办、思明团区委、思明区妇联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思明区两岸人才会客厅‘女性成长沙龙’——Yuki谈大咖”分享会精彩举行,思明区两岸人才会客厅执行厅长张育琦对话中华城掌门人李莉,20多位两岸青年共同倾听她的商圈经营理念和成长心路历程,为创业中的台湾青年答疑解惑。

  “奔跑吧青春”活动

  推动两岸青年深入交流

  思明团区委还用心用情,搭建更多推动两岸青年开展思想、情感、文化交流的平台载体。

  今年5月,思明团区委联合思明区文旅局共同主办“奔跑吧青春”活动,目前已举办2期。活动中,台青、侨界青年和社区亲子家庭热情报名。大家在老城区和鼓浪屿用脚步打卡中共(闽中)厦门工委旧址、厦门破狱斗争旧址、中共厦门市委(城工部)旧址等一个个红色旧(遗)址,以“游戏+互动”方式,学习红色文化,更深入地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值得一提的是,两岸青年在活动中还不忘随手帮忙扶起倒地的共享单车,捡起路面纸屑烟头等,用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展现青年风采。

  建立全省首个

  社区微团校

  思明青学堂、信鸽计划、青春合伙人工作经验被学习强国平台刊载推广;在厦港街道巡司顶社区建立全省首个社区微团校,引导团员、少先队员参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相关经验做法被《中国共青团》报道。

  坚持党建带团建

  成立观音山园区团工委、四三九九团支部,龙头企业安踏集团团支部升级为团委,并带动同属性企业成立团组织,新建社会领域团组织数量同比增长54%。

  在软件园二期、嘉禾良库、猫街等青年集中分布点建立青年之家,设立“青年点单+青年之家下单+社会组织接单”工作模式,实现服务覆盖网络化、资源筹措多样化,常态化开展业态沙龙、交友联谊等活动,发挥团代表联络团员青年阵地作用,为辖内青少年提供体系化、立体化服务,覆盖青少年上万人。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