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幸福思明 > 正文
“新”心相印优服务 情暖思明促发展
厦门网 2025-04-30 11:19

思明区建机制抓落实,扎实推进为新就业群体办实事
厦门日报记者 吴燕如 通讯员 黄翔 陈澍临 图/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思明区为新就业群体办实事项目清单发布,推出27条具体工作措施,回应新就业群体所思所盼。

思明区倾情打造“厚哥俩”友好社区,首批在4个社区试点开展。

  

 

  在礼赞劳动的季节,思明区将关爱的目光聚焦新就业群体,为他们送上贴心服务“大礼包”。昨日上午,“新”心相印 情暖思明——思明区为新就业群体办实事主题活动在百年老街中山路举办。

  发布《思明区为新就业群体办实事项目清单》、成立思明区新就业群体关爱联盟、打造“厚哥俩”友好社区、点亮新就业群体“微心愿”……活动上的一个个具体行动充分体现了思明区为新就业群体办实事的用心和成效。

  思明区结合区委“奋力拼搏、奋勇争先、勇挑大梁”专项行动部署,深入实施“近邻党建·凝‘新’聚力”工程,在完善机制、优化服务、激发作用等方面持续发力,精准对接新就业群体需求,推动新就业群体更好融入社会治理,构筑新就业群体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的良好生态。

  

  如何高效精准服务?

  “办实事清单+工作方案”确保落实落细

  

  商业资源高度集聚的思明区,外卖、快递、网约车、直播等新兴行业蓬勃发展,目前共有新就业群体8万余人,相关企业192家。面对新就业群体发展快、规模大的实际,如何更高效精准地服务他们?昨日活动发布的《思明区为新就业群体办实事项目清单》给出了答案。

  在这份办实事清单上,详细列出27条关爱服务新就业群体的工作措施,涵盖身心关怀、权益保障、职业成长等方面,具体项目包括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优惠餐食、公益体检、职业技能培训,开展“点亮微心愿”活动,为新就业群体子女开设暑托班等内容。

  那么,这份清单是怎么形成的,又如何确保落实到位?针对项目“供需”两方,思明区通过“两化三单”工作法统筹推进、明细责任。一方面召开新就业群体代表座谈会,全方位聚焦职业、家庭和日常生活,征求他们的需求和建议,以一项项举措回应新就业群体所思所盼;另一方面征求相关职能部门、群团组织和街道意见,印发《思明区为新就业群体办实事工作方案》,明确每个项目的具体任务、落实单位、完成时限和责任人,扎扎实实推进工作完成。

  强化机制,狠抓落实,思明区建立“新就业群体-党员-党组织-部门”诉求表达直通机制,通过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合力,确保把关爱凝聚新就业群体的举措落实落细。

  

  办实事项目进展如何?

  责任单位积极响应 小哥点赞很暖心

  

  30名新就业群体代表拿到心仪物品,实现“微心愿”;网约配送员领取思明区为他们定制编写的《思明区新就业群体普法宣传手册》;新就业群体在暖“新”服务市集享受义诊、法律问题咨询……昨日活动现场的一幕幕场景,正是思明区为新就业群体办实事项目清单落地的生动体现。

  “太好了,我要马上寄回老家。有了摄像机,我就可以随时在手机上看到女儿和家人的情况。”昨日,达达快送员王星收到小米智能摄像机后很开心。来自陕西的他来厦工作已有4年,思明区为他们办实事的暖心之举让他有感而发,“在这里工作越来越舒心,去年我还加入工会,享受到更多福利。”

  思明区将根据不同行业特点继续为快递小哥、主播等新就业群体个性化定制普法内容;一批新邻驿站正在加紧改造提升,探索推广24小时全天候服务模式;“点亮微心愿”等活动还将持续……随着一个个清单项目的相继落地,思明区为新就业群体办实事氛围将愈加浓厚。

  思明区希望,通过培育常态化、可持续、具有思明特色的新就业群体关爱服务品牌,提升新就业群体生活品质,增强新就业群体的社会认同感、职业获得感和城市归属感。

  

  同步

  

  打造关爱服务新就业群体思明品牌

  

  亮点一:成立思明区新就业群体关爱联盟

  

  昨日参与活动的区直部门、爱心企业和社会组织都有一个共同身份——思明区新就业群体关爱联盟成员单位。本次活动上,思明区新就业群体关爱联盟正式成立。

  思明区新就业群体关爱联盟汇聚相关区直部门、新就业群体平台企业和用工单位,以及服务保障新就业群体的爱心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共同组成,首批成员单位43个。思明区表示,关爱联盟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强化行业管理,持续优化权益保障体系,开展系列人文关怀行动,共同打造“暖‘新’思明”,让新就业群体的美好生活“不打烊”。

  现场,关爱联盟成员单位——朴朴公司、欣立社工、思明区人社局的相关代表纷纷介绍暖“新”之举。朴朴公司代表说,他们将不断完善沟通机制,优化工作条件,保障劳动权益,与各方携手并进,为新就业群体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欣立社工代表表示,他们将开展困难帮扶、家庭支持等服务,联动政企等力量搭建“政策倡导+法律援助+技能培训”一站式服务矩阵。思明区人社局将继续针对新业态权益保障短板弱项,强化指导监督,畅通维权渠道,搭建劳资对话平台,充分保障新就业群体合法权益。

  加入“新”联盟,共促“新”发展。思明区委社会工作部真挚邀请各方力量加入关爱联盟,持续壮大关爱联盟队伍,通过资源整合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共同打造“暖‘新’思明”。

  

  亮点二:倾情打造“厚哥俩”友好社区

  

  为小哥发放“新邻便利贴”,方便小哥进出小区;向小哥开放小区充电桩,满足他们临时充电的需求……在鹭江街道小学社区党委书记肖毅蓉的生动讲述中,关于如何畅通新就业群体在社区工作环境的问题有了很好的治理参考。

  昨日活动,思明区推广总结华侨海景城小区典型经验,并将鹭江街道小学社区、筼筜街道屿后西社区、梧村街道滨中社区、嘉莲街道长青社区等 4 个社区列为首批试点社区,推动新就业群体与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居民、商家等群体形成互助友好关系,打造“厚哥俩”特色品牌。

  为何叫“厚哥俩”?其实,“厚”是闽南话谐音“好”。思明区致力于推动小区、商圈、楼宇与新就业群体携手同行,共同打造有温度、能感知的美好环境,相互成为真正“厚哥俩”。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