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幸福思明 > 正文
思明:同心绘就幸福色 文明潮涌逐浪高
厦门网 2025-05-26 15:00

厦门日报记者 吴燕如 林雯 通讯员 夏思萱

突出文明引领、持续多年深耕,已连续举办三届的思明文明生活时尚季受到市民群众欢迎。

市民乘坐文明实践主题巴士,在“思明・文明学习时间”志愿宣讲团成员的带领下,打卡思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带。

老旧小区改造后旧貌换新颜。

思明区爱心惠民项目传递文明温度,图为爱心冰柜公益项目点。

思明区打造厦门市首个全国道德模范馆。图为全国道德模范陈素珍介绍事迹。

“思明习惯 文明有礼”行动计划推动“思明习惯”渐成自然,将文明有礼内化为思明人的行动自觉。

 

  厦门再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实现“七连冠”!美丽鹭岛摘得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中心城区思明与有荣焉。连日来,思明人点赞喝彩,共享城市高光时刻,诉说心中喜悦之情。

  思明企业厦门市建安集团有限公司在本次表彰中喜获全国文明单位。公司董事长孙贵琳说,公司积极参与思明区文明交通督导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参加结对帮扶活动,热心支持思明区教育事业发展。公司将载誉而行,发挥全国文明单位的表率作用,继续助力城市文明建设。

  “很激动很开心,这是属于全体厦门人的荣誉。”作为思明区“近邻·文明”督导员,瑞景新村小区居民代表朱成功感慨道,他深刻感受到居民参与社区文明建设的热情越来越高,当前瑞景社区文明督导员队伍有100多人,居民在文明宣导、安全巡逻等服务项目参与热情很高。

  扛起中心城区的责任担当,发挥主战场、主阵地的积极作用——一直以来,思明区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奋力拼搏、奋勇争先、勇挑大梁,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紧扣中心、服务大局,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区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新时代新征程,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思明区聚焦改进创新,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始终坚持“高标准、系统性、常态化、严要求”的工作总要求,着力推进建设城市文明,2022年获全省文明城区测评第一名,有力推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助力厦门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七连冠”。

  一城文明潮,满目气象新。今天,本报通过报道带领读者解锁幸福思明的“文明之变”。

  

  改进创新

  为民惠民共建共治 工作更加高效提质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思明区坚持在常态长效上谋实招、在共建共享上务实功、在为民惠民上出实效。

  行走思明,关于小区“逆袭”之路和“适当跨店经营”之道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

  镇海路思南社区馨香苑,从环境脏乱的小区“华丽转身”获评2023年厦门市“最美小区”。小区居民肖细菊说:“改造提升后不仅解决了居民晾晒等需求,居民也有了活动空间。现在小区通过‘共享物业+自治管理’进入良性治理循环,我也加入自治小组出份力。”屿后南里小区通过改造提升,则实现了“屿后不落后,南里不困难”,小区环境焕然一新。小区业委会主任肖玲玲说,“小区改造完后,引进了新物业让小区管理更加规范,大家住得越来越舒心。”

  在金榜公园,思明区率先全市推行“茶桌仔回归”,并将非遗讲古融入茶桌仔便民公益项目,增添浓浓的人情味,这一生动实践走红出圈。在文明街区溪岸路,思明区探索“适当跨店经营”、共享手推车和停车点的设置,让充满鸟语花香的热门打卡点更加文明有序,既解决商户经营需求,又守住城市烟火气和文明底色。

  坚持问题导向、解决群众需求、调动群众参与,是上述案例的成功秘诀。思明区坚持“为民靠民惠民”,将文明建设与民生实事紧密结合。近年来,以创建文明城市为抓手,思明区老旧小区、农贸市场、公共设施等一系列重点民生工程改造成果,让群众实实在在可感可及,城区生活品质大力提升。

  在“破”与“立”之中探索文明建设新路子,思明区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而对于占用消防通道、影响交通秩序等涉及公共安全的问题,思明区坚决依法执法,保障城市秩序和群众安全,全力打造既有“烟火气”又有“文明范”的中心城区。

  近年来,思明区不断完善区创建指挥部工作机构及机制、“片长制”、调度会、问题督办等工作机制,运行机制更顺畅,全区合力更加凝聚。先后实施“十大专项整治提升行动”、文明创建培训提升计划等,全面对标作业、补短强弱。探索运用“盲评”方式,提高日常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标准化建设,坚持问题导向,从小切口切入,在背街小巷、主次干道市政设施等6类项目,以及公共区域停车划线、消防设施、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等3个方面,形成标准化管理模式。依托智慧思明平台探索“一网统管·四办协同”,推动问题整改“一次交办、一次调度、一次反馈”闭环管理,用数字、信息赋能文明创建与城市精细化管理,为基层减负、创建增效。

  深化改革创新,广泛动员社会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的精神文明建设长效机制。思明区进一步推动文明建设全时全域、常态长效、高标高质,让群众幸福感成色更足、获得感更可持续。

  

  向上向善

  价值引领向光前行 文明风尚更加浓厚

  让文明走进生活,让生活更加时尚——近年来,思明区大力倡导这一理念,聚焦文明传承、文明引领、文明温度,倾情打造思明文明IP矩阵,引领培育社会文明风尚,巩固壮大社会主流价值,思明人的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

  2024年思明文明生活时尚季人气火爆,这已经是该活动连续第三届举办。“厦日寻微光”摄影比赛将镜头对准文明点滴,向道德模范送上节日问候、创意包粽子大赛等“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精彩上演。市民纷纷表示,“期待还有更多这样的活动。”

  思明区还连续两年邀请市民加入“思明习惯 文明有礼”行动计划,聚焦烟头不落地、文明旅游等公共文明行为,以“主题月推进+常态化开展”的方式推进“十大专项行动”,推动“思明习惯”渐成自然,将文明有礼内化为思明人的行动自觉。

  思明文明生活时尚季和“思明习惯 文明有礼”市民文明素养再提升行动是思明区突出文明引领、持续多年深耕的生动实践,推动更多市民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当文明日渐成为思明人举手投足的自然流露,中心城区文明底色将更加靓丽。今年,思明区将继续举办活动,并新增“市民文明实践集中日”,将“让文明走进生活,让生活更加时尚”理念引向深入。

  追随光,成为光,散发光。思明区高度重视道德模范的精神引领作用,持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进一步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

  在环岛南路,思明区打造了厦门市首个全国道德模范馆和陈素珍全国道德模范工作室,已经成为思明区弘扬榜样精神、展现道德模范先进事迹的重要阵地。思明区蓝天救援队队长陈素珍介绍,工作室自去年6月设立以来,参观学习人数达到5300余人。她将通过定期开展公益宣讲等活动,以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人成为发光体,让崇德向善的种子在思明生根发芽。

  思明区“中国好人”何秀莲的孝老爱亲故事成为邻里佳话,其无微不至照料高龄婆婆,是美好家风的最美诠释。她的点滴行为深深影响着身边人学习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孝亲的传统美德。

  创新“文明·榜样说”、榜样“回家过佳节”等载体,推出“向光而行”网络文明主题系列宣传,原创诗朗诵作品《蓝天·水草》入选全省道德模范故事展播……榜样带头示范、群众携手践行,全社会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氛围愈加浓厚,浸润着中心城区的人文气韵。

  崇德向善,共筑大爱城区。近年来,思明区在爱心超市、爱心圆愿等思明爱心品牌的基础上,继续上新“爱心餐饮店”“爱心冰柜——致敬高温下的您”“冬日暖茶——陪伴寒风中的您”等爱心惠民项目,覆盖辖内所有10个街道,并发动爱心企业、爱心单位,在人流密集的地点设置暖茶、爱心冰柜公益项目点,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和一线工作者,让“爱心思明”蔚然成风。

  

  改革探索

  全域联动激活空间 文明实践更具活力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思明区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文明实践中积极探索,于去年率先打造全省首条新时代文明实践带“风潮共海生”,聚焦“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目标定位,以更加走深走实的文明实践质效,谱写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如今,每逢周末,总能在思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带看到火热的文明实践场景。一拨拨市民乘坐文明实践主题巴士,在“思明・文明学习时间”志愿宣讲团成员的带领下,便捷打卡文明实践场景。随着热度持续攀升,近几年思明区市民群众参与文明实践逐步实现从“组织参与”“自觉参与”到“秒杀报名”的可喜变化。

  那么,思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究竟魅力何在?市民群众在“思明·文明学习时间”志愿宣讲团成员危跃明的带领下,深入探访华侨博物院、厦门破狱斗争旧址、胡里山炮台等地。一位参与的市民说,“这样的文明实践活动,不仅能深入了解厦门历史文化,更在实践中感悟先辈发奋图强的精神,让我们在漫步中了解历史、感受文明。”

  思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带以沙坡尾文明街区为核心,向东西两翼延伸,西到百年中山路、世界文化遗产地鼓浪屿,东至胡里山炮台、黄厝塔头,重点突出六大主题,将文明实践深度融入城市肌理,形成开放式、互动式、沉浸式的文明实践场景。通过组建共建联盟、打造共享打卡点等创新做法,150余个文明实践场景实现从“单点分散”到“全域联动”的阵地焕新升级,全新形式充满吸引力。

  思明区还将“理论课堂”带进文明实践场景,范晓峰、曹雪清等宣讲团骨干作为文明实践场景代言人,带领市民群众在真实场景中感悟党的创新理论,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今年,在做好区级文明实践带的基础上,思明区继续延伸打造10个街道级文明实践带,重点聚焦“文明街区+实践特色”,鼓励街道深入挖掘辖内特色优势资源,围绕共建共治共享,积极创新文明街区打造、成立文明商家联盟等“文明实践+基层治理”探索,赋能营商环境优化升级。目前,筼筜街道西堤咖啡街区、开元街道溪岸街区、嘉莲街道嘉莲里街区等各具特色的街道级实践带成为一道道新的文明实践风景线。

  沙坡尾文明商家联盟召集人朱艺强有感而发:“文明实践带为我们赋能,沙坡尾文明街区的打造让这里氛围越来越好。文明打卡点受到市民游客欢迎,我们还为市民游客提供饮水、充电等便民服务,得到大家的好评和点赞。”

  在区、街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建设过程中,思明区持续激活城市空间资源,并推动增强宣传宣讲感染力,深化基层治理探索,逐步探索形成“1234567+”工作法,不断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理注入新活力。

  文明实践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气质和活力,更赋予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思明区充分发掘文明实践资源,创新文明实践场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文明素养,打造具有思明辨识度的特色文明实践品牌,让参与文明实践成为时尚生活方式。

  

  “数”说思明文明向新发展

  ●思明企业厦门市建安集团有限公司、厦门思明区梧村骨科医院等2个单位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目前,思明区共有全国文明单位7家,全国文明校园1家,省市级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校园、文明家庭251家(户)。

  ●思明区先后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陈素珍,中国好人何秀莲,福建好人、全国最美快递小哥团队领头人肖梅滨等道德典范,其中全国道德模范(含提名奖)8名,省、市道德模范33名。中国好人17名,福建好人38名,福建省新时代好少年(含美德少年)7名。

  ●在2025年全省文明办主任会议上,全省首创“风潮共海生”思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在会上进行交流发言。

  ●2024年,《“思明·文明学习时间1+N”模式让文明实践“活”起来》在全省“文明实践我行动 提质培优再奋进”现场活动中作展示交流。

  ●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上,“思明文明风”微信公众号入选全国100个“文明+”矩阵新媒体典型案例。

  ●2023年开始,连续两年实施“思明习惯 文明有礼”市民文明素养再提升行动计划,打造教育示范点240余个,线上线下关注超2000万人次。

  ●2023年,鼓浪屿管委会(思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深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个单位入选全省首批“循迹再奋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提质培优工程。

  ●自2021年以来,累计改造老旧小区739个、3349栋、惠及13.29万户居民,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基本改造完成。

  ●2022年以来,连续三届举办思明文明生活时尚季,大力倡导“让文明走进生活,让生活更加时尚”理念,线上线下关注超2500万人次。

  ●思明区已建成“1+10+98+N”的立体式、全覆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全力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文明实践阵地。 

厦门网版权所有